从1994开始 第152章,务必一看

作者:三月麻竹 分类: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4-03-06 16:14:01

评论区有三月的订阅截图,可以一观。

罗湖量贩店开业第六天,林义带着苏温和关平先是去了趟证券交易所。

当看到海/南中商所咖啡F605合约主力多方于今日创出3340元/百公斤的天价之后,苏温当即决定从里面跳出来。

“我怎么感觉,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啊。”看着她在交割,林义现在旁边轻声说了句。

感受到旁边站着的这个人,她左手轻轻摸了下耳钉,口吐兰花:“市场价格波动太大,波动幅度也很诡异。这个市场主力操盘手的手法有点过于毒辣阴险了,后面我也没多大把握,我们得见好就收。”

“行,这个我不在行,听你的。”林义也没坚持,380万的投入挣到1200多万已经非常可观了。

交割完期货,三人为了庆祝找了个好点的海鲜酒楼。

当林义习惯性给关平和苏温倒流时,女人安静拒绝了,说不能喝酒。

林义当即特意看了她眼,女人也没回避,大大方方表示要养身体。

吃饭到一半,林义说:“再拿380万给你期货运作吧,我感觉这咖啡合约后续应该会很精彩。”

苏温想了想期货经历过的曲线,也表示赞同,“不过这个380万,我得等等情况再决定是否下手。”

“你不会是等着局势变化做空吧?”林义瞬间就猜到了她的想法。

苏温笑着点了点头。

投资380万,净收益1200万,根据操盘手的行情,林义至少得支付20%到30%的比例,也就是240至360万。

此时他心里在想,孔教授要是得知自己女儿转眼就挣了这么多,估计想法又会变了吧。

不过苏温只拿了100万的佣金,然后说这些够了。显然她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是经过多方面的思考的。

吃完饭,几人又去了趟深交所,深科技还是一骑绝尘,转眼已经突破了36元,其他的股票也是跟着全线飘红。

“今年的股市还真的逆势上扬了。”看着交易所里众多的股民的兴奋表情,苏温也有些感叹。

“关哥,你要买点么?”看到关平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林义问了句。

关平直接摇头说不买,他感觉股票比淘金的凶险还大。

“你呢?”

苏温也摇头拒绝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时候,正在和朱阳交流的林义几乎在差不多的时间先后接到了蒋华和潘文清的电话,说:

死人了…

挂完电话,林义脸色一变再变,连忙对着朱阳说:“帮我找一份今天的“京城青年报”。”

“好。”看到林义这表情变幻,朱阳也知道肯定有大事情发生,转身就急急忙忙跑了出去。

左边正在统计数据的苏温见状,抬头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吗?”

林义只是摇摇头一言不发就往办公室走了去。苏温在背后顿了下,转头交代了一番蓝月鹅,也跟着去了办公室。

朱阳的速度很快,而且有些小聪明的买了好几份报纸。

接过报纸,林义以最快的速度打开,本想一版一版的浏览新闻标题。

却没想到“京城青年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出关于“步步高VCD漏电致人死亡的真相”的报道。

报道称:沪市一家三口在播放步步高VCD时,触电身亡…

苏温和朱阳看林义在查看头版新闻,也各自拿一份报纸开始阅读。

事件起因是4月7号早上,沪市负责人潘文清一大早打开“京城青年报”,顿时吓了一跳,“步步高VCD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一家三口死亡”。

随即疑惑,这人“惊人”的消息怎么会传播的这么快?

要知道96年正是“京城青年报”如日中天的时候,据说它的影响力足以与“南方周末”相媲美。

潘文清知道,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一个不慎,轻则让步步高电子声誉大损,重则可能破产倒闭。

事实上,在此之前,林义就已经知道沪市发生的事件。那本来是一桩突发的刑事案件,跟步步高电子的产品没有任何关系。

前几天事情发生后,林义当即给潘文清下令,要他们把沪市所有步步高电子产品下架,回收回来进行检测,先后查验了5000多次,全部是合格产品。

而且当地公安部门等有关部门也介入到了这件事里,同时对步步高电子所有产品进行了测验。最终他们给的结果是:产品没有问题,这是人为的谋杀,系刑事案件。

看完报纸,朱阳先是震惊。没想到步步高电子也是自家老板的,当真是财大气粗。

同时也为这则报道深度堪忧,不论事情是真是假,只要通过这种大媒体报道出来,就注定会有损失。

“你去外面再买几份不同的报纸回来。”苏温先是支开朱阳,待后者到门口时又嘱咐:“记得保密。”

苏温随后说:“我分析,要么是有同行陷害;要么就是沪市或京城那边得罪了什么人;要么就是你们的产品…”

“产品没问题。”说着,林义把之前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那就是得罪人的可能性更大。”苏温坐下拿支笔在白纸上写写画画。

“因为如果是同行陷害,就不会只出现这么一家媒体报道。换作是我要打击同行,肯定会全方位出击,多家媒体一夜之间就把事情闹得天下皆知,提前把事情定个性:活的也把它弄成死的。”

觉得此话在理,林义示意她继续开口:“所以是不是同行,等会朱阳买回来的报纸一看就知道。”

“接下来我们分析得罪人这个事情的轻重。人肯定是得罪了的,但我分析对方不是什么大人物,不然和得罪同行一个理由,不会只用一家媒体攻击你们。”

说着,苏温在白纸上又划掉一项,然后点着“沪市”这两个字,说:“大概率是在沪市得罪人了,不然一个远在京城的小人物不可能知道沪市发生的情况。

当然,沪市背后这人也是有一定能量和社会关系的,不然请不到“京城青年报”的。”

苏温说着,拿过报纸点着这篇新闻作者的名字说:“可以先从这人入手,然后顺藤摸瓜;同时让在沪市和京城的负责人开始自查,看看得罪过什么人,尤其是财经类,作家类,传媒、记者类的人。”

林义闻言若有所思:“你是说,假设如果成立,是沪市的一个人从中作梗,那他串通“京城青年报”的作者,就暴露了这人也有可能是靠笔杆子吃饭的一类人。更有可能是同学之类的,或者同行认识的,对吗?”

苏温轻柔的点点头。

这时候,朱阳抱着一堆报纸回来了。见状,林义和苏温开始快速查看这些媒体。

所幸,正如苏温猜测的一样,目前还只有“京城青年报”在报道这事,看来事情还没有往最大程度方向恶化,让林义松了一大口气。

不过也不能放松警惕,今天有“青年报”报道,如果不加以控制,明天肯定全国的报纸都会转载。

而且这事情既然“京城青年报”敢报道出来,那捂是肯定捂不住了的。

所以最好的选择是先下手为强,对舆论控制加以引导。

和苏温对视一眼,轻轻点头后,林义拿起桌上的电话打给蒋华:“立即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强烈谴责“京城青年报”的不务实报道。

同时让葛律师以香江律师事务所的名义,代表步步高电子向全社会通报,将以法律的形式正式起诉青年报和刊文作者。

还有,紧急和深城政府联系,尽快制定一个解决方案。”

挂完蒋华电话,林义直接把电话打给潘文清:

“你务必把手里的证据保存好,同时和沪市的公安部门等有关于组织沟通,尽可能的要求他们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并承诺事后会捐赠一批警车等物质。”

接着又马不停蹄给北京的唐慕打了电话,除了要求自查外,还要他第一时间摸清刊文作者的社会关系。

同时又吩咐关平,让人去沪市和京城进行调查与协作。

接着又打电话给林旋,让她找关系迅速平息不利局势。

看到林义动用了香江律师事务所,苏温一下就猜到了他的用意:“你是想通过起诉“青年报”来扭转社会舆论,甚至让步步高这个品牌更进一步?”

林义点点头:“人不欺我,我不欺人。但是欺负到头上了,想要我善了,基本没可能。除非搬出我不得不低头的大山,那我也认,技不如人嘛。

还好我们的步步高电子不是简单的内地身份,明年香江就要回归了,以葛律师的身份起诉。我到要看看青年报有几个胆子违逆大势。

只要京城青年报认怂并登报致歉,我们紧接着大肆炒作一番,岂不比纯粹的打广告好的多。”

看着林义侃侃而谈,此时苏温是非常欣赏他的。换一般人碰到这事情,基本是忙着救火,而林义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充分利用这次机遇,化险为安且要更进一步。

“办法是不错。不过你最好还是带着蒋华去趟沪市和京城。”苏温又给了建议:这样即可以表示决心,同时也趁机认识一些朋友。

林义点点头,说行,站起来之际又说:“要是你也去,就更好了。”

不过林义说完就发现自己口误,苏温对此只是莞尔一笑,然后点点头走了。

当天下午,林义就带着关平和蒋华等人赶往了沪市。

等他们到达酒店的时候,潘文清已经把罪魁祸首给撵出来了。

潘文清说:前几天的死亡事件虽然和我们无关,产品检验也合格。

但还是有不少人打电话来敲诈勒索。也一直有人通过电话来施加压力。

但都被我严词拒绝了,并警告对方:我们步步高电子是内地和香江合作的大公司。如果你们把我们的人抓过去,蛮干,是毫无道理的。事后你们就得承受香江律师事务所的起诉涵。

果然,这一通话甩过去后,这些人顿时不再做声。

但是有一位记者听到这个消息后,专门打电话给步步高电子在沪市的办事处:需要30万块钱,说只要给钱就不报道了,不给钱就会拼命报道。

潘文清当即没有理对方,挂了电话。

他觉得如果给了钱,就相当于承认了步步高VCD有漏电缺陷。同时也给这些诈骗犯打开了大门,以后肯定会招来更多的有机可乘之徒。

不过潘文清虽然刚归刚,却不傻。根据公司内部规定,只要是敲诈电话,他都会录音。而这个记者的通话记录也保存了下来。

林义把录音笔打开了,听了里面的对话后,就对关平说:“关哥,多准备几份,以防万一。”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