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多足移动平台,上面的火力输出模块反倒简单得多了。

先搞一个旋转平台,然后焊上两挺削减掉多余结构的重型机枪,剩下的就是往里面塞弹夹和远程火控模块。

这种设计和改造,对康驰和盘古基地的生产效率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两天多就搞定了。

接下来就是安装外部装甲了。

康驰用装甲把它保护得严严实实,看起来像顶了个钢帽,而且厚实的合金外壳,本身就是最好的电磁屏蔽层,也不怕电磁干扰内部的电子元件。

整个火力模块唯一外露出来的,就是两根枪管。

所以这完全就是个小型移动碉堡。

移动平台同样装上了装甲外壳,六個脚显得更加粗壮了。

这肯定多少会影响它的灵活性和续航。

但这款战斗机器人的定位就是跑出去当靶子,承担火力压制的角色,追求灵活性的突击角色,后续还有专门的轻型机器人。

而且等康驰用系统对它升级后,这些缺陷肯定能得到缓解,强项也会进一步加强。

所以问题不大。

在康驰把两个模块正式合体后,它就变得有点像没有头部,然后圆肚子前移到中间的蜘蛛了。

不过眼下它还只是个躯壳,需要安装操控程序才能真正动起来。

因为康驰没有选择人工智能路线,而是选择了远程操控路线,所以这个远程控制程序的难度,相对低很多。

至于为什么没有选择人工智能路线,则是出于多个角度考虑。

首先最重要的,还是康驰一直以来对强人工智能的警惕性。

创造具有自我思维能力的数字生命,在康驰看来风险性太高了。

而且真有这个必要吗?

创造这种物种的目的是什么?

解放人力?

华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整出这东西把人都淘汰了,能有什么好处?

拥有自我思维的数字生命,真的心甘情愿给人类当牛做马,辛勤劳作供养人类?

哪怕不考虑机械革命的问题,也得考虑一下文明的活跃性和发展潜力的问题。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