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沉浮 第0345章 乡村往事(七)

作者:万路之遥 分类: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3-03-05 08:37:33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女生文学 )

沈桐在村里的同龄人不少。但玩得來也就那么几个。李明明算一个。可人家早就举家搬迁到县城。很少回村了。大海算一个。强子算一个。还有一个就是燕妮。

先说大海。长得五大三粗。体型健硕。尤其是那颗如西瓜般大小椭圆状的脑袋。五官无规则排列。给人感觉十分喜庆。他为人豪爽。和李明明一样喜欢打架。但命运似乎并沒李明明好。。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去了。几年下來。钱不少挣。但也沒攒下几个钱。至今还是单身。

强子长得颇为秀气。皮肤白皙。声音温柔。动作妖娆。如果不自我介绍是男的。人家总以为他是女孩子。强子天生就是块读书的料。大学毕业继续研究生。据说还要读博或出国留学。这在南阳县都是少有的顶尖级人才。

从小就是个假小子。每天跟在沈桐他们屁股后面。上房揭瓦。下河捞鱼。样样都敢干。沈桐他们也不当她是女孩子。造命地疯玩。直到上了初中。燕妮的身体发生了轻微变化。大家才慢慢地拘束起來。

都说女大十八变。燕妮也一样。假小子出落的非常完美。留起了长发。穿起了裙子。模样变得俊俏。身材也十分丰满。让沈桐他们看的两眼冒光。。直咽口水。大海尤其喜欢燕妮。但燕妮似乎并不感冒。

燕妮的命运似乎也并不好。初中毕业后。家里人就不让她再读了。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找个好人家才算本事。一年后。燕妮就嫁到邻村。一开始平安无事。后來她男人暴露出本性。天天痴迷于赌博。输了钱回來就打燕妮。燕妮也是烈性子。但看到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忍了多年。女生文学可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沈桐大三的那年。燕妮离婚了。孩子判给了男方。自己灰溜溜地一个人跑回了娘家。

沈桐对燕妮的遭遇十分同情。可婚姻这种事他也不懂。只能替她惋惜。

几个人自从初中毕业后就很少相聚。一般情况下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聚在一起。女生文学第一时间更新 虽见面次数少了。可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一见面有说不完的话題。一聊能聊一宿。都闲时间短。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个阶段。天真无邪的童年之春。放荡不羁的青春之殇。迷茫彷徨的成年之痛。曲折坎坷的事业之路等等。但每每静下心來。倚坐一隅。端杯举茶。看着尘世的喧嚣与繁华。听着熟悉的旋律与曲调。能够回忆起來。女生文学印象最深的。也就是那段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童年往事。一起掏鸟窝。一起偷果子。***游戏机。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合起伙來把邻居家的烟囱那砖头塞住……可以说。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清晰可见。历历在目。

童年属于一个时代。值得每一个人珍藏心底。

沈桐见是大海和强子。女生文学兴奋不已。急忙再次放下碗筷拉着二人坐下來。这次沈桐不再避讳。直接从里屋拿出中华烟來犒劳这两位曾经的玩伴。强子不抽烟。沈桐和大海先是鄙夷了一番。硬生生塞到嘴里给他点上。呛得他眼泪横流。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听我妈说你回來了。。不错啊。你小子。都当上县委书记的秘书了。咱们几个就数你混得最好了。”大海抽着烟。挤眉弄眼地说道。

“屁。混得最好的应该是强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马上又要出国。我羡慕都羡慕不过來。你还不是。在大城市工作。逍遥自在的。那像我。钻到山沟沟里。抬头就屁大的天地。好比井底之蛙。空有多大理想抱负。也跳不出这个圈子。女生文学”沈桐发牢骚道。

强子腼腆一笑。轻轻举起手用手推了推厚厚的眼镜框。道:“桐哥。咱兄弟几个就不要互相寒碜了。当初说好的。谁混的有出息。就帮拉其他人一把。大家都混的好咯。那不更好。”

大海“啪”地一巴掌拍到强子肩膀上。笑着道:“你丫要是跑去国外了。女生文学你他妈的怎么拉我一把。难不成也把我带到国外去。哈哈。”

强子妖娆地瞟了大海一眼。道:“我出国是去读书。终究是要回來的。回來的时候给你带个外国妞让你尝尝。呵呵。”

大海又一巴掌拍下去。轻视地道:“就你那小身板还要整外国妞。你觉得你能吃得消吗。人家吃惯生猛海鲜。你的那小虾虾米掉进去还不得淹死啊。哈哈。”

“大海。”沈桐大叫一声。悄悄指了指厨房。

大海也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赶紧捂住嘴巴嗤嗤傻笑。然后拉着沈桐道:“快走。快走。正好下午都沒事。咱们去打一圈。然后晚上在我家吃饭。喝他个痛快。”

“你总得让我把饭吃完吧。”沈桐求饶道。今天中午的饭已经是第三次热了。

“好好。你快点。真能磨蹭。我们早就吃过了。”大海不耐烦地道。心里早就直痒痒。想着赶紧去打麻将。

沈桐用最快的速度把饭吃完。给大海拿了两包烟。自己又装了两包。便跟着二人准备出门了。临走时。大海对沈桐母亲道:“阿姨。沈桐今天就是我的了。晚上也不回來了。不用你操心。明早保准不误事。”

刘秀兰拢共还沒和儿子待了多长时间。心里不同意。但嘴上还是道:“晚上少喝点酒。”

“知道啦。您老就放心吧。”大海搂着沈桐道。

北河村的规划格局是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呈现梯田式建设形态。远远望去。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山脚下的人家一般都是“土著”。统称“旧街”。据说从唐代就有人在此繁衍生息。距今也有千年历史。也算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古村院落了。至今都保留着明清时期的窑洞。在山的那一侧还能依稀看到北魏时期的壁画和砖雕。不过早就被不识货的人给破坏了。

新街是指靠近公路的地方。改革开放后新修了一条路。且乡政府规划到路边。渐渐地这里也聚集了人气。房子也多了起來。沈桐家也就是那个时候从别的村搬到此地。落脚到新街区。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