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梭。

不知不觉之中。

一个月的时间悄然无息的过去了。

李恪封地的四面城墙都已经修改完了。

在所有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这座空有城墙的城池已然是出现在大唐的版图上。

这是五十多万流民努力的结果。

是所有人的辛劳努力,才能够这么快的建立好城墙。

李恪的封地正门。

是一面巨大的城墙,城墙上没有任何东西,除了城门,只有那高高悬挂在那的城池名。

【希望之城】

含义非常的简单。

是这一座城池给天下所有的灾民带来了希望。

是所有人的幸福家园。

李恪没有搞的花里胡哨,取名什么无双城,天庭之类的。

只有简简单单的希望。

却让无数的百姓们产生了一种归属感。

城内,依旧是空荡荡的一片,除了满地的帐篷,什么都没有。

并不是百姓们不想建立,而是李恪同意让他们继续建造里面的建筑。

而这一座希望之城的另外几面城墙上,都雕刻着硕大的功德碑三个字。

一面乃是李承乾为首的文武百官。

一面乃是世家大族的狷狂。

最后一面是空荡荡的,唯有功德碑三个字。

有百姓们好奇,这最后一面城墙是为了谁准备的呢。

有人说是为了李世民。

也有人说李恪是为自己准备的。

反正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准确的消息。

而在今日,这一面城墙终于是挂上了横幅!

【道教捐赠一千万贯!】

顿时!

整个长安城内部全部都炸裂了。

所有人都难以置信。

捐款的上限再一次的被打破了,竟然达到了一千万贯。

而且还是道教!

一时之间。

无数信奉道教的信徒们纷纷走出来,为大家解惑,讲述道教的理念。

长安城街道上。

身穿道袍的行人也是越来越多。

有人质疑,道教当真是拿得出这一千万贯?

而李世民一道圣旨,更是直接撕开了这一片天地!

让天下震动,无数人感叹。

【朕李氏,乃道家老子李耳不世后代,特捐赠一千万贯为秦王建立封地,保佑五十万流民!】

李世民出手了。

圣人出手,惊天动地,无数人纷纷揣摩其中的深意。

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李恪就是李世民的儿子,李世民给钱完全没必要这般大张旗鼓。

而且还要用道教的名义。

聪明人醒悟了。

陛下这是要兴盛道教啊!

一时之间。

流言飞起,各地百姓们众说纷纭。

“陛下这是要兴盛道教啊,怎么还这样做的。”

“个屁,咱们听陛下的就完事了,信佛教干啥,平时给了香油钱,现在旱灾来临,也没见他们出来施粥啊,还要找我们化缘呢!”

“谁说不是呢,佛教修来世,咱们这一世都活不好了,还管来世作甚。”

“对对对,我就去信道教,过好自己,有陛下护佑,肯定没事!”

“没错没错。”

而在李恪封地内,五十多万的流民聊得就更加火热和普遍直接了。

“别说了,肯定信奉道教,咱们这一批灾民谁还信奉佛教,俺就弄死谁!”

“对!谁信奉佛教就弄死谁,我家乡旱灾,我想去寺庙混口吃的,居然要我剃度,过分!”

“对啊,太狠了,他们就是趁着我们旱灾,逼迫我们当和尚啊!”

“这一次还不捐钱,辛苦秦王了!”

“是啊,道教捐钱了,咱们就信道教!”

“没错没错,谁让我生活过得好,我就信奉谁!”

“反正话就放在这里,信奉佛教的,外面的不管,封地里面的,俺就弄死你!”

对于流民来说,他们经历了生死,再也不会去相信这些诸天神佛的。

谁能够让他们活下去,他们就信奉谁。

毋庸置疑,他们信奉秦王李恪!

随着流言不断的流传,各地百姓们的思想也是潜移默化的转变。

以长安城为例,这里最大的天龙寺。

每日来上香的人,不下千人。

而在近日,认识越来越少。

反而是许多山中道观人气越来越旺盛!

这一场舆论的压力,让佛教的众人渐渐地抵抗不住!

毕竟。

来上香的人越来越少,这倒是一件小事。

但道教因此开始兴盛起来了,这就是大事了!

道统之争,谁退后一步,很有可能就被彻底毁灭。

道统之争,乃是不死不休的!

一日。

由天龙寺组织的佛教未来大会开展。

各地大型寺庙纷纷派人前来商议。

谁也不知道这里面到底商谈了什么。

只见到一个个的老和尚走进了天龙寺。

一直到第二天才离开。

不过。

一日之后。

希望之城的最后一面城墙上面,又重新的挂上了一个横幅!

【佛教捐赠一千五百万贯!】

“轰!”

全场轰动!

全城沸腾!

所有人都震撼了,许多佛教信徒泪流满面,终于走出了家门跟人讲述佛教的理念。

长安城,道袍僧袍越来越多。

但区别还是有一些。

比如某个好事之人,看到和尚,会问一句。

“哇,你们居然捐了一千五百万贯,原来当和尚这么挣钱啊?”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