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传 第59章 黄泥岗

作者:桃花换酒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05 09:18:28

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当晚七人在晁盖庄上立下誓言,使得劫取生辰纲一事板上钉了钉,而我自然也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

但说实话,这并非是我本意。我原本的打算只是把消息传达而已,顶多再帮着做些准备工作,就算是有多没少的完成了公孙道长的委托,而后继续前往沧州寻找林冲。哪知他们又是祭天、又是烧纸,搞得如此郑重。我若说我其实并不想参与,那在他们看来便是有异心,说不定当场就给灭口了。可硬着头皮入伙吧,又不知将来会发生什么不测。

唉,总之还真就是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不过想想,好在犯人发配必须是步行而去,一千大几百里路,林冲怎么也得走上一两个月。而我若是骑马去沧州,估计也就十来天,所以时间上也还充裕,索性就先尽力应付完眼前这件事吧。

次日一早,晁盖召集我们后堂议事,先由刘唐把既知情况说了一遍。原来刘唐知道的比我详细得多,甚至指明这趟生辰纲,走的应该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岗、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条路线。一路上护送的,据说有十几个骁勇的军健,都是梁中书从应天府的厢禁军①之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佼佼者。

而吴用认为,这条线路上最近也最易下手的地方,非黄泥岗莫属。考虑到对方防卫实力不容小觑,我们能智取则必须智取,实在不能才设法力夺。于是当时就拿出两套方案细细研究了一遍,各人分担什么角色,具体如何施行,事无巨细的都安排妥当了。只是“智取”的计划里,似乎还少一个重要角色,晁盖和吴用只说到了黄泥岗自有分晓。

计议已定,阮氏三兄弟便随吴用一道先去伞盖山、黄泥岗一带勘察地形、打探情报。而刘唐和我则负责四处采买一应所需之物,这其中包括:江州车子七辆,山东大枣二十八袋,客商模样的行头七套,蒙汗药若干,暗器若干。此外还需七件各人称手的兵器:晁盖使的是*,吴用使一条铜锁链,刘唐使朴刀,阮小二使一支铁桨,阮小五使一柄鱼叉,阮小七使一副龙王刺。我自然是依着公孙道长的范儿,要工匠铸了一把长剑。

所有物件,不论要价多少,都赶在两日之内办齐。

第二日傍晚时分,吴用等人骑马赶回来,说消息已经打探清楚:那趟生辰纲一共十一担,有一十五人护送,此时已过伞盖山,明日早间便至黄泥岗。那护送的人里头,四个是商客穿着,其余十一个都是脚夫的模样。

于是当天晚饭,七人饱餐一顿。吃完换了行头,把二十八袋枣子分成七车装了。推车出得庄来,去铁匠铺取了兵器藏在各自车上,便向黄泥岗方向出发。

那黄泥岗距离东溪村,也就三十来里路,走了将近两个时辰。到了那里,见是黑灯瞎火一个偏僻山坳,当中一条黄土小道,两旁都是小山坡,长满树木杂草。附近莫说客店,就连人烟都没一处。

刘唐便问:“此处荒芜,我等今夜哪里容身?”

晁盖道:“只此东边不远,有个安乐村,村里有个闲汉唤作‘白日鼠’白胜。去年曾来投奔我,得我赍助②如今在此卖酒为生。只他家便是安顿处,吴学究的计策亦还要用到他。”

我这才想到,这人八成就是智取之计里的那个关键人物。

吴用也说:“原来这人名叫白胜。昨夜小生望见北斗上泛白光,想必就应在此人身上。”

于是众人就投白胜家来,暂住一宿。晁盖、吴用二人自去说那白胜入伙,要他明日如何如何行事,不提。

只说天明时分,大伙早起准备妥当,都推车去到黄泥岗上一条僻静小路边停当下来。那白胜自担着两桶酒,一路随着我们同行。

约莫到了辰时末,忽然听得那岗子下边有动静。向下一看,只见远处一行十四人,大多挑着担子,正向山岗这边缓缓走来。那些担子两头,都吊着重重的东西,外面用布包裹着。不过看那形状,估计里面包的是木箱子。那些挑担的脚夫,犹如拉船的纤夫一般,脚步极其沉重,哪里走得快。旁边一个身上系着腰刀、肩上扛着朴刀的汉子,一只手里挥舞着藤条,时不时的大声嚷嚷着,催促他们快行。另有两个年轻的后生,只背着一些包袱行李跟在后面。

吴用道:“正是他们来了!那些挑担的皆是厢禁军,我等万不可大意,依计行事!”

刘唐便问道:“昨日说是十五人,这里怎地却只有十四个?”

吴用道:“不忙,你看那边。”

向他手指处望去,原来还有一个老的,拄着一根树枝做的拐杖,远远落在后头。

等他们终于走到岗子上来,那十一个脚夫已经累得精疲力尽,任由那个汉子如何打骂,撂下担子只是不走了。

而我们此时也不轻易过去,只伏在草丛里向那边悄悄张望,先看看情形。

老远听见那些脚夫被打得嗷嗷叫唤,其中一个叫道:“我等直③恁地苦!一连行了二三十日,吃不饱睡不安,身上哪还使得上几两气力。如今这山路越发难行,便是把我们剁做七八段,其实④走不得了!”

那汉听了喝道:“你这厮好不晓事!这是甚么去处你也不打听打听,却在这里歇脚?快起来!”说着举起藤条又要打。

另一个叫道:“提辖!都是父母生的一般皮肉,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谁吃得消!我们挑着百十斤重的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若是嫌我们走得慢了,今日你也来挑一担,便知这里头的艰难!”

那提辖骂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洒家也来挑担,累坏了筋骨,路上遇到强人谁来抵挡?万一有失,你们自然不打紧,干系都是俺的!”

这时一旁两个后生上来劝道:“提辖息怒。这一处山岗端的崎岖难行,莫说他们担子重,便是我们两个也累出鸟来。况且老都管⑤还在后边,何妨就歇一歇,等他来了再行不迟。”

那提辖听完看看后边,只不见那个老的,嘴里骂了一声“这老货不呕死俺”,没奈何只得压着性子等一等。

谁知等到那个老的磕磕绊绊爬上岗子,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一屁股坐在路边也不走了。

提辖见了,气得直嚷道:“你也不走,他也不走,只顾这般慢慢地挨,何时到得东京!”说完用脚把那些脚夫挨个乱踢一通,喝令他们马上起来。

那个老的看在眼里,此时也不乐意了,气喘吁吁道:“杨提辖且住,听老夫一言!先前相公当面吩咐,教我路上休要和你鳖拗⑥,因此我只不做声。这两日实在看不得了,便是相公亲自来监押,也不似你这般看待人。如今只顾把他们来痛打,莫非是打给老夫看的?”

杨提辖听了,既焦躁又无奈道:“老都管,你自小生在相府里,哪里知道如今路途上千难万难。此地黄泥岗,正是个蹊跷去处。往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有强人出没,杀人越货。休道是眼下这般光景,我们又多有行货⑦随身,怎敢在此停留!”

那老都管道:“我听你说了好几遍,只管把这话来吓人。二龙山也说有强人,桃花山也说有强人,被你赶着一路奔走,丧家犬儿似的,我等怎不曾见着半个?莫不是知道有你杨提辖在此,强人们一早闻风丧胆、抱头鼠窜去了?”

他这一说完,那些脚夫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杨提辖此时更怒,真要把那藤条都来打断。但对那老都管又不好发作,只说:“老都管要坐便坐,留下两个虞候与你做伴当⑧,我自赶着他众人先行。”说完举起藤条对那些脚夫喝道:“你们笑甚么,都起来!我看谁不走,一个不走的,且吃俺二十棍!”

老都管随即斥道:“杨提辖,你好不知痛痒!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⑨时,门下军官见了何止千百,都向我诺诺连声。不是我口浅⑩,量你一介武夫,相公抬举你做个提辖,草芥子大小的官职,直恁地逞能?休说我如今只是相公家的都管,便是村里一个老汉,你也合依我一劝!”

正说到这里,忽然只听不远处传来一阵歌声,有人来了。

不知所来何人,下回分晓。

【作者注释】

①厢禁军:负责京城卫戍的部队称为禁军,负责地方卫戍的称为厢军,二者混编而成则称为厢禁军。梁中书所在的北京应天府,因为是北宋的陪都,地位仅次于京城,因此由厢禁军驻守。

②赍(jī)助:接济,资助。

③直:怎么。

④其实:实在,确实。

⑤都管:总管,管家

⑥鳖拗:闹别扭。

⑦行货:货物,商品。

⑧伴当:伙伴、随从。

⑨奶公:奶妈的丈夫。

⑩口浅:说话不中听、没口德。最新网址:www.yiruan.info

→如无内容,点击此处加载内容←
如若多次刷新还无法显示内容,请点反馈按钮报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